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基于生态感知的村镇社区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构建

王洁宁 宋姝瑶 吴冰璐

王洁宁, 宋姝瑶, 吴冰璐. 基于生态感知的村镇社区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构建[J]. 小城镇建设, 2022, 40(7): 45-5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7.008 
引用本文: 王洁宁, 宋姝瑶, 吴冰璐. 基于生态感知的村镇社区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构建[J]. 小城镇建设, 2022, 40(7): 45-5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7.008 
WANG Jiening, SONG Shuyao, WU Binglu.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y Ecosystem Service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Ecological Perception[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2, 40(7): 45-5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7.008 
Citation: WANG Jiening, SONG Shuyao, WU Binglu.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y Ecosystem Service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Ecological Perception[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22, 40(7): 45-54.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7.008 

基于生态感知的村镇社区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构建

doi: 10.3969/j.issn.1009-1483.2022.07.008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村镇社区生态系统空间优化与规划关键技术”(编号:2019YFD110080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洁宁,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宋姝瑶,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吴冰璐,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

    通讯作者:

    吴冰璐,12990@sdjzu.edu.cn。

  • 中图分类号: TU986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y Ecosystem Service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Ecological Perception

  •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布局的推进,村镇社区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关注。分析研究村镇社区研究人员及村镇社区使用者的感知,对村镇社区生态功能与服务价值的统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和落实提供抓手。根据分类学逻辑实践方法,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对分类因子进行初选形成分类因子群,然后通过专家打分法和Q方法从村镇社区研究人员生态感知和村镇社区使用者生态感知两个角度对分类因子进行再筛选,根据调研访谈对分类因子进行补充,确定被分类对象集合,最后通过归纳的方法依据“分类因子—感知载体—生态感知”的逻辑关系,确立基于生态感知的村镇社区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
  • [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小城镇和村庄建设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2] 刘冠生.城市、城镇、农村、乡村概念的理解与使用问题[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54-57.
    [3] 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4] De, Leo, Giulio, et al.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Kyoto Protocol[J]. Nature,2001(413):478-479.
    [5] Boyd J, Banzhaf S. What Are Ecosystem Services?The Need for Standardized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Units[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3(2-3):616-626.
    [6] 王兴中.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 王兴中.中国城市商娱场所微区位原理[M].吉林:地理科学,2010(4):93.
    [8] 张彪,谢高地,肖玉,等.基于人类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6):64-67.
    [9] 刘怡含.基于居民感知的城市社区道路空间生态服务价值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10] Aguado M, JA González, Bellott K, et al. Exploring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Ecosystem Services Perception along a Rural-Urban Gradient in the High Andes of Ecuador[J]. Ecosystem Services,2018,34(9):1-10.
    [11] 李双成.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
    [12] 吕玲.村域尺度上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响应及其政策启示[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13] 张寒.长株潭地区生态服务价值变化及驱动力分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14] 骆畅.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8.
    [15] 姚思瑶.县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16] 刘宇舒.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17] 刘旭,赵桂慎,邓永智,等.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方法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375-380.
    [18] 孙学晖.乡村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指标体系构建及案例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19] 董小英,李芳芳,鄢凡,等.我国企业CIO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角色:基于Q方法的研究[J].信息系统学报,2008, 2(2):12.
    [20] 项瑛.基于Q方法论的杭州"三水"旅游者感知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0.
    [21] S Watts, P Stenner. Doing Q Methodological Research:Theory, Method and Interpretation[M]. London:Sage Publicans Ltd,2012:148-168.
    [22] 邓美玲.转型期的农民土地依恋变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23] 龚俊,章群.定性问题的定量化统计分析:Q方法实施论述[J].决策探索(中),2017(8):89-92.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16
  • HTML全文浏览量:  1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11-1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